close
書憤 陸游
早歲那知世事艱,中原北望氣如山。
樓船夜雪瓜洲渡,鐵馬秋風大散關。
塞上長城空自許,鏡中衰鬢已先斑。
出師一表真名世,千載誰堪伯仲間。
【解釋】
年輕的時候哪裡知道世事艱難,一心想恢復中原,向北眺望淪陷的中原,壯志豪氣有如大山。大雪紛飛的晚上,想起當年抵抗金人的戰役,高大的戰船在瓜洲渡口擊退金兵,秋風蕭瑟中,披著鐵甲的戰馬在大散關迎戰敵軍。年輕時自我期許為「邊塞上的萬里長城」的願望,如今已成空,鏡裡衰老的我,只見鬢髮已先灰白了!諸葛亮北伐曹魏的出師表,的確聞名後世,千年以來誰能和他相提並論,不相上下呢?
【小小感得】
陸游,他是南宋中興四大家之一,標準的愛國詩人,一直到八十五歲臨終前夕仍惦記著國家的統一。這首詩即是他通過對早年豪邁抗爭生活的回憶,和對一些抗敵民族英雄事跡的聯想,抒發了報國壯志難以實現的憤滿。全詩緊扣著「憤」字下筆。說到「塞上長城空自許,鏡中衰鬢已先斑。」意思是說少時以捍衛國家、揚威邊地的名將自許,如今攬鏡自照,鬢髮已經花白,然志願尚未實現,因之頗傷感。
陸游他到了晚年,回想到自己以前的雄心壯志,再看看鏡中的自己,有種莫名的滄傷感。記得以前讀過一首新詩,意思是說年輕的時候,因為自恃自己年輕,雖然沒有目標,但總有勇氣放矢。到了老年的時候,因為體力,因為考量,卻已沒有箭可以發射。空有理想、理論,卻無力抵達。陸游現在的情況何嘗不是如此呢?他,到了鬢髮斑白,到了臨終前,一直掛念著一直掛念,一直想要國家統一。卻沒有辦法完成,甚至無法親眼看到。讓人不禁勝噓阿!
我們有時候做事情也是也有「塞上長城空自許,鏡中衰鬢已先斑。」的情況哇。有時夢想很大很大,但是也必須回歸到現實層面來考量,亦或許當我們想實行我們的夢想、理想時,但因要考慮許多許多的因素,事情倒未必像我們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,事實是現實的,必須無情地接受現實。不過在自己莽莽撞撞的同時,回想起當初的雄心壯志,再看看現下的自己,不知為什麼,總有些感嘆在裡頭。最當初為了野心壯志,我們都在成長,為了求生存,為了自個的目標而活著,那麼,不知在何時,最初的真心被包裹,慢慢地,慢慢地,消逝……
全站熱搜